
芦恒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公共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电子邮件:luheng@jlu.edu.cn
办公地址: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东荣大厦B207
个人基本信息:
1982年3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汉族,中共党员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2004年7月,bet365中文社会学系 法学学士
2004年9月—2009年6月,吉林大学社会学系 硕博连读 法学博士
工作简历:
2009年7月,bet365中文社会学系 讲师
2013年7月,获得副教授职称
2014年3月,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
2017年2月—2017年9月,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
2017年12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著作情况:
(一)专著
芦恒:《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二)译著(韩译中)
1.[韩]韩昭震:《善德女王》,芦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 [韩]孙洛龟:《房地产阶级社会》(凤凰文库:人文与社会系列),芦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3.[韩]李在烈:《韩国社会质量:从理论到适用》,芦恒、张海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代表论文:
城市公共性重建方面:
1. “以内生优势化解外部风险——‘社区抗逆力’与衰落单位社区重建”,《社会学科》,2017年第6期。
2.“后单位社会的‘历史连续性’与基层社会的‘优势治理’——基于东北棚户区改造后的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3.“流动公共性视角下流动老年人的类型与精准治理——以城市老漂族为例”,《江海学刊》,2016年第2期
4.“公共性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探析”,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5.“基层社会治理中内生型志愿力量的培育路径”,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
6.“房地产与阶层定型化社会——读《房地产阶级社会》”,载《社会》,2014年第4期
7.“老工业基地城市棚户区的类型与社区建设”,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
8.“‘工作贫困’简论与中国式反思”,载《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8期。
9.“东北城市棚户区形成与公共性危机—以长春市东安屯棚户区形成为例”,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乡村公共性重建方面:
1. “复合城乡关系中新型农民群体的困境及其治理路径新探——以‘流动自耕农’为中心”,《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4期。
2. “农村草根性社会工作创新发展——以东北农民志愿者的自助实践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2期。
韩国社会公共性方面:
1.“韩国社会的公共性危机与转换”,载《东北亚论坛》,2013年第3期。
2.“工作贫困及其社会风险探析——以韩国青年贫困为例”,载《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
3.“日常生活与底层的真实表述——评《女工1970:她们的反历史》”,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4.“21世纪初韩国知识分子的东亚论”,载《东北亚研究》,2006年第3期
5.“韩国现代化进程中市民社会的发展”,载《当代亚太》,2005年第9期
医疗公共性方面
1. “家庭抗逆力视角下癌症患者家庭的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医学与社会》,2016年第2期。
2.“优势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创新与实践”,载《医学与哲学》,2015年第8期。
3. “合法性之后的合理性建设:不同医疗场域医务社会工作创新思考”,《社会建设》,2017年第3期。
4. “宽恕治疗视角下医患矛盾的医务社会工作介入新探”,《中国社会工作》,2017年第18期。
项目情况:
(一)主持项目:
1.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村“内生性”志愿服务力量培育与乡村公共性重建研究》(16CSH076)。
2.2016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少年问题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新时期吉林省青年发展研究》(2016Q3)。
3.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棚户区改造后回迁小区社区建设的特殊性研究》(10YJC840050)。
(三)参与项目:
(1)社会学方面:
1.2010年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田毅鹏主持的名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模式选择与推进路径研究(10AZD022)”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2011年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田毅鹏主持的名为“当代中国‘单位制度’的形成及变迁研究(11&ZD147)”的国家时候和UI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社会工作方面:
1.2014年作为社会工作督导,参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社会工作部刘芳主持的中央财政支持神华公益基金会医务社会工作试点项目, 共计提供个案服务及危机干预30余次,举办了健康小组活动3次;在南关区东莱南街社区举办了以“关爱老年病”为主题的社区活动。
2.2016年,作为社会工作督导,参加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主持的2016中央财政支持“医路同行”空巢老人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共计开展个案工作服务人数160人,举办小组社会工作服务320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9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