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亚生 教授
E-Mail shenys@jlu,edu,cn
个人基本信息: 男,汉族,1952。7。20生人,原藉:辽宁沈阳市
工作简历 1983。8—1985。7。长春市教育局第三中专教师
1985,8—1988。7。东北师大政治系, 研究生
1988.8—1992.7.东北师大政治系,讲师
1992.8-1994.7.美国亚利桑那洲立大学哲学系 研究生
1994.8—1996.7 美国托利多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1997.10—2016.10.bet365中文哲学系 教授
著作情况:译著《哈贝马斯》1999。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编著《我国高校哲学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出版。
编著《西方哲学经典作品解读》——哲学专业英语教材,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出版。
专著《人格 自我与个体性》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专著《人学思潮前沿问题探究》中国防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3
月出版。
代表论文:1. 人格同一性的思辨 《哲学研究》2000.3期。
2. 爱尔斯特对马克思义的两点诘难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3期。
3.关于我国高校哲学教学深层结构的改革《教学与研究》2003.8期。
4.曾在 在国内学术抻物发表论文95篇。
项目情况:
1) 吉林大学“十五” 划教材项目《西方哲学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ical Classics 英文专业外语教材 50万词 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定于2003年7月出版资助金额一万元
2) 吉林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我国哲学教育发展和高校哲学人才基地建设》20万字 论文集 2003年7月出版本人作为三人课题组成员 资助金额二万元
3) 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本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本人为课题负责人项目号:2006007 2006。1-07。12,资助金额八千元.
4)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人格自我再造论”本人为课题负责人项目号:419060400001 2005。1-2007。12,资助金额一万元.
5) 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宗教‘和谐’内涵与构建和谐社会” 邱高兴为项目负责人我为第二负责人。
6) 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 张盾为课题负责人,我为课题第三负责人。2003。12——2006。12
7)长春市社会福利企业工业公司科研项目委托“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后残疾人就业与人权保障研究”2010年8月20日至2013年8月。本人为课题负责人,张凤春和罗海波为课题组成员。资助金额2万元,都已到账。项目号: 357103151401。
8) 2011年10月吉林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 哲学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 资助金额四千元, 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起止日期,2011年10-2013年月10月, 项目号: 404050140401.
9) 2014年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人学理论研究 资助金额二万元。
10)本科生双语教学开课程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资助金额,一万元。
获奖情况:
1) 获1999年吉林大学全校优秀教师奖
2) 获1999年吉林大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3)获2001年吉林大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4),连续四年获得博士研究生精英杯一等奖。
5)获2001年吉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6)获2001年长春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7)获2002年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8)获2002年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9)获2006年9月吉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0) 2009.4月获五部委中央党校全国教科研骨干研修班征文二等奖《教育部社科司代章》.发证书。
11)《人学思潮前沿问题探究》第一作者,获2010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出版资助。
12) 2011 年7月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奖金五百元。省政府发证书。
授课情况:
1) 1998—2005年度为哲学系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8轮
2) 1998—2000年度为哲学系本科生开设“哲学专用设备业论文写作”课3轮
3)1998—2010年度为哲学系本科生开设“哲学专业外语“课程13轮
4)1999—2000年度为社会学系本科生开设“社会学专业外语”课程2轮
5)2011—2015年度为哲学系本科生开设“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课程5轮
6)2001—2003年度为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研究生开设“哲学专业外语”课3轮
6)2004—2016年度为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开设 “人学理论研究“课程13轮
7)2008—2010年度为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开设“西方马克思主义“课程3轮
8)2011—2016年度为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开设“现象学、存在主义与人学”5轮